无障碍阅读 适老模式 网站支持IPv6
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乡镇 > 浸潭镇 > 其他 > 乡镇动态

浸潭这个村:组织强、产业兴、村子美

时间: 2024-10-25 09:29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点击:-

  漫步在大湾岗村大塘铺村小组,孩子们在村中尽情嬉戏,老人们在树荫下畅谈,村民们享受着悠然自得的静谧时光,一幅幅和谐温馨的生活画面映入眼帘,处处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

图片1.jpg

一河两岸中,古树与普济桥相映成景

  近年来,浸潭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将组织凝聚力转化为“百千万工程”向心力、行动力,聚焦民生、环境、发展并驱前行,凝心绘好统筹规划“施工图”、产业发展“致富图”、风貌提升“作战图”,让和美乡村建设的里子更加充实丰富。

党建引领绘就“新蓝图”

  浸潭镇结合村情、村民实际,凝聚资源力量,打造大湾岗党总支部“党旗红·惠三农”的党建品牌,找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和美乡村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全力打造“村美人旺幸福大湾岗 宜居宜业宜游好家园”。

  山仔头村入村村道由单车道变双车道、日常关爱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节假日走访慰问老党员、及时清理灌溉塘死鱼问题等,大湾岗村围绕“一核”引领、打造“三员”队伍、设立“五岗”服务工作模式(一个班子、一条路子,书记员、片区员、小组员,党员先锋岗、政策宣传岗、任务攻坚岗、项目监督岗、社情民意岗)凝聚力量,着力推进环境卫生、困难帮扶、基层治理等工作,以微心愿、微项目、i志愿等形式,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回应村民的关切,多元力量合力共建美好家园。

特色产业探索“新格局”

  在大湾岗村的穗丰年农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朱家粮油),浓浓的迷香扑鼻而来,车间整齐地摆放了现代化的机械,机器轰鸣、火力全开,一粒粒丝苗米经过烘干、脱壳、筛选等工序,工人们则是在包装车间忙着打包加工好的丝苗米。合作社设立了“种植、加工、营销”等中心,从收购加工到种植生产,探索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发展道路,采用自产自销农产品零售模式,对水稻产业进行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以“智能化”破解“种田难”,“订单化”破解“销售难”。不仅如此,该合作社通过联农带农逐步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和乡镇发展优质丝苗米种植,如留良洞村全力打造2024年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项目千亩示范点,进一步提升优质水稻品种的生产能力。 

图片2.jpg

穗丰年农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朱家粮油)

  浸潭镇近年来瞄准撂荒耕地,动员组织乡贤企业、合作社、经济联合社等实施主体,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运行机制,整合1200亩撂荒地作为丝苗米种植基地,全力助推朱家粮油丝苗米加工中心项目落地投产,建成后日加工能力预计200顿,产业估值3000万元。

环境整治擦亮“新底色”

  “村里树多了、道路拓宽了,房前屋后都干净漂亮,感觉日子越来越舒心。”“不仅环境好了,锻炼的地方也多,傍晚的时候我就带着孩子到碧道散步。”说起村里面的变化,大湾岗村民都纷纷“点赞”。

  大湾岗村的环境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这得益于浸潭镇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下足“绣花功夫”。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浸潭镇通过开展“四小园”建设、乡村风貌提升、农房管控等工作,推动村容村貌实现整体蝶变升级。曾经的大塘埔村,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权属不清长期拉扯无法使用闲置荒地,成了隐蔽的垃圾堆放处,这也成了大湾岗“两委”干部头痛的问题,为改造农房风貌和美化居住环境,大湾岗党总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拿着图纸逐户解说,转变村民思想。通过“两委”干部带头清、党员主动清、村民跟着清,在一周之内厘清各户权属,并将杂乱的竹林砍掉,清理了10卡车的陈年垃圾,将清理好的平地按照图纸砌好地界,最终大塘埔村焕发了“新颜”,“插花地”变为“口袋公园”、“垃圾树”变为“许愿树”,村中巷道硬底化了、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美家园焕发新颜,成为镇里新晋的“网红打卡点”。

  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好事,村民感受到乡村正在发生的蝶变,环境红利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如今,大湾岗村环境更美、产业更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了,一幅“景美人和产业兴”的和美画卷徐徐展开。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号]